中国经济理论五十年的历史走向 赵凌云在一九九九年第六期《开放时代》上说,中国传统经济理论的根本弊病在于经济理论主体性的丧失。近二十年来中国经济理论在恢复主体性和活力的同时,又开始不自觉地失却理性。因此,必须打破一成不变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幻想,探索建立体现经济发展和国情特殊性的中国式经济理论体系。
深化当前腐败问题研究的三个视角 陈烽在一九九九年第六期《社会学研究》上说,对中国当前腐败问题的研究需要深化三个视角,即转型期视角、体制视角和阶层视角。解读当前的腐败就是解读转型中的中国社会。
归有光的史学批评及其意义 王培华在一九九九年第六期《社会科学辑刊》上说,明朝江南学者归有光对官修当朝史、史馆、史官制度的批评,不仅具有史学意义,更具有社会政治意义。他对官修当朝史志的重视是与对政治的关心联系在一起的。